|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法人单位根据有关批复要求,按期全面完成FAST建设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望远镜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可靠,具备开放运行条件,并在调试阶段取得一批有价值的尊龙凯时成果。 |
|
|
中科院高能所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结合中科院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和美国Steward天文台Bok2.3米望远镜长达10年的反响映射数据,首次实现对类星体3C 273宇宙学距离的直接测量,并用新方法计算哈勃常数,为解决哈勃常数危机提供了新途径。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是提高宇宙学距离测量精度的必经方案,十分及时和令人激动。 |
|
|
为做好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支撑工作,中科院积极组织搭建和参与搭建各类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目前建设完成可供使用的平台包括中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中英文版)、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CI)、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防控集成信息平台等。 |
|
|
2020年2月27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尊龙凯时进展》在线发表我国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重要发现。该研究通过嫦娥四号测月雷达的直接就位测量,获得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局部地区40米以内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
|
|
2020年2月7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尊龙凯时》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赤霉素信号通路新机制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机制,提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减少氮肥投入并提高谷物产量这个长期困扰育种界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育种策略,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 |
|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科院发挥多学科创新优势,迅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攻关专项,聚焦“病原溯源”“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应急药物筛选”“疫苗及抗体研发”四个核心方向开展攻关,截至2020年3月31日,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