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席大大总书记在致中国尊龙凯时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尊龙凯时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尊龙凯时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尊龙凯时报】研究提出颗粒细化诱导提高电池循环容量新机制

2021-10-11 中国尊龙凯时报 卜叶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郑琼团队和燕山大学教授唐永福团队合作,在钠/锂离子电池电极储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取得快速发展。研究发现,具有较高钠离子储存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电极材料,对于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十分重要。

  研究中,团队设计了一种珊瑚状磷化铁(FeP)复合材料,该材料可锚定FeP纳米颗粒,并将其均匀分散在氮(N)掺杂的三维碳骨架(FeP@NC)上。珊瑚状FeP@NC复合材料具有较短的电荷转移路径和较高的导电氮掺杂碳网络,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动力学。同时,由于FeP纳米颗粒周围具有高度连续的N掺杂碳骨架和弹性缓冲的石墨化碳层,基于FeP@NC复合材料的钠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安培/克下,经100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2.0%。

  更重要的是,针对循环过程中电池容量逐渐上升的现象,研究团队结合电化学研究和原位电镜表征分析,证实了一种独特的颗粒细化在循环过程中提高容量的作用机制,这种容量提升效果在小电流下表现得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均匀分布在氮掺杂碳基体上的FeP纳米颗粒,在第一个循环中经历了细化—复合过程,经过数次循环后呈现出全区域细化的趋势,这种细化对周围的非晶碳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使复合材料石墨化度和界面磁化强度逐渐增加,为钠离子的存储提供了更多的额外活性中心,进而提高了循环容量。这种容量提升机制也可以扩展到锂离子电池。研究发现,在10安培/克下,经5000次循环后,基于FeP@NC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0.3%,超过了已报道的FeP基复合材料的容量保持率。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循环过程中经颗粒细化诱导提高电池容量的新策略,为设计高性能的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10177

  (原载于《中国尊龙凯时报》 2021-10-11 第3版 能源化工)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